南京体育学院优秀毕业研究生风采|陈雪翠:云程发轫,行远自迩——一场自我发现和成长之旅
陈雪翠,女,中共党员,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2024届硕士毕业生,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员教育教学管理部研究生助管,21级学硕班学习委员。
1、参与编写教材《新编体育社会学案例教程》
2、第十一届江苏省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论坛特等奖
3、2023年国际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一等奖
4、第十二、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
5、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1项
6、参与国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共2项
7、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高校部棒垒球甲A组第5名
8、连续三年获得校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
9、校优秀毕业生
10、校优秀共青团员
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里,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。读研为每个人带来的体验和创造的可能都不一样。对陈雪翠来说,为期三年的研究生生涯,让她不仅发现自己心存希冀,目有繁星,还努力成为追光而遇,沐光而行的人。向下扎根,向上生花,读研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发现和成长的旅行。
一、 循循善诱,兴趣盎然
如果说专长是助力成功人生的垫脚石,那么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。研一初,陈雪翠遇见了带她步入学术之门的导师叶小瑜。在导师的引导下,逐渐培养了陈雪翠对于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。学术研究作为研究生的主业,其中认识学术是首要任务。具体来说,脑子里要熟悉学术写作的框架、了解其基本要求和规范、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等,这也是陈雪翠在研一花费大量时间所做的事情。在兴趣的驱动下,陈雪翠广泛阅读了关于提升学术写作能力的书籍,如《研究是一门艺术》《社会学论文写作讲义》《如何写好文献综述》《实证论文写作八讲》。同时,正因书籍的阅读也进一步提升了陈雪翠对学术的兴趣。
二、 夯实基础,追求卓越
自我发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,明确提升个人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方向和途径。正所谓“九层之台,始于累土”。在读研过程中,陈雪翠就发现若要提升科研能力,就必须打好基础。这不仅需要具备问题意识、文献搜集和处理、调查研究、学术表达等专业能力,还应具备强烈的抗压抗挫、潜心钻研、静心学习等心理素质。相比之下,陈雪翠发现她的专业基础能力不足。
陈雪翠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基础能力,一方面,通过网络渠道的方式,学习有关期刊论文写作的直播课程,总结专业学者的经验。另一方面,跟随导师进行实地访谈和调研,在实践中提升开展专家访谈、社会调查等科研任务的能力,主要包括明确前期准备工作、期间的沟通技巧以及后期的总结和分析。
陈雪翠(左一)进行调研照片
除此之外,陈雪翠发现“做学习笔记”是帮助她提升写作能力的关键所在。平时在阅读学术大咖发表的期刊论文,陈雪翠会做论文学习笔记,分析学者解决的问题、剖析论文框架、收集汇总“套路性”词句等,然后再借鉴套用到自己写作过程中。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为陈雪翠发表期刊论文、编撰教材提供重要动力。
三、躬耕不辍,履践致远
实践锻炼是自我检验和成长的重要途径。“耳闻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”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进一步的自我发现和成长。读研期间,陈雪翠十分认可要坚持学以致用,坚持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探索和快速成长。
陈雪翠十三科大专题汇报照片
研究生阶段,陈雪翠始终做到笔耕不辍,广泛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做论文汇报,如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、2023年国际体育科学大会、第十一届江苏省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论坛、2023年全国体育社会学大会、第十届中共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等,此外,还撰写期刊论文和编写教材著作,成功出版了教材《新编体育社会学案例教程》。
陈雪翠编撰教材照片
时光飞逝,研究生三年结束了,陈雪翠发现,在学术研究中,或许每天重复相同的事情会十分枯燥乏味,且获益见效又比较慢,但是当哪天回忆在做学术研究过程的时候,很明显会发现自己的学术问题意识愈加强烈、文献搜集速度愈加快速、论文写作愈加学术化。除此之外,心理素质也随之提升,这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时,能更静下心,提升了学习效率;还体现在完成某件事情时,能更沉稳踏实;更体现在面对困境时,能沉着冷静的面对。当自己发现这些时,就足以可见的成长了。
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要相信在历经一场自我发现和成长之旅后,定能遇见那个熠熠生辉的自己!
图文:陈雪翠
编辑:季亮
审核:孙国友
上一篇: 南京体育学院优秀研究生风采|姜恺健:勤耕不辍,笃行不殆
下一篇: 2024年南京体育学院本科招生简章